2022微旅行第3天,目標-卓也小屋渡假園區。
前天傍晚從勝興老街走過來,辦好入住登記後,民宿員工開著類似高爾夫園區常見的小車帶我們上行到今晚下榻處-藏山館。
一開始聽到要搭車,還以為很遠,其實步行到主園區不過5、6分鐘。這段路沿途油桐樹不少,整個園區據說種了一百多棵油桐樹,當風揚起,雪花從上旋旋飄落,散灑一地白,當然,這樣的景是季節限定。
除主園區外,藏山館後方也有個停車場,自駕來的遊客可將車停在那裡。
在"墨居"稍作休息後,我們動身前往蔬食自助餐廳吃晚餐,這間是園區唯一有供應正餐的餐廳,早餐也在這裡,餐費每人599,房客打8折,食材取自當令當地,充分體現環保減碳精神,菜色不多,有火鍋及幾道創意料理,如客家小漢堡及珍珠蔬菜捲,銀耳、紅豆、茶凍...等糖水點心非常好吃,用餐環境小橋流水,整體而言挺不錯。
木橋下的池子鯉魚很大隻,我想錦鯉魚應該不難養吧?曾看過有鯉魚池的餐廳,養的鯉魚都非常肥大,這裡的也不例外,當最大的那隻向著妳游過來時,有夠震撼! 看來我還是較欣賞靈性感尺寸的魚兒。
晚上7點,撐著肚子往賞螢集合地移動,準備尋覓火金姑去。
園內有幾處是螢火蟲經常出沒的地方,由於賞螢不能打燈,園區雖已細心地在兩旁樹叢走道下設計小燈,但初來乍到,在月高暗影下,為避免落池濕身,還是由工作人員引見才好。
這段導引進行約20分鐘後,大夥在往藏山館的道路中自動解散,餘味未盡的人可以自己重走一遍,而往藏山館路旁的山壁叢林就是火金姑出沒的地方,於是我們興趣盎然地追逐著螢火蟲的光點,一路慢慢散步回墨居。
夜拍火金姑真的需要高級裝備,普通手機拍出的效果很差。
隔天早上享用了一頓簡單但美味的早餐(撒了神仙粉的稀飯, 真功夫的好吃!),寄放好行李後,準備盡情漫遊這片招蜂引蝶的花園。
虎年應景的園區入口,從兩旁竹林中往下走會經過蔬食餐廳,蔬食餐廳建築與周圍環境仿造江南水鄉澤國,不定時噴發出滋滋作響的煙霧,營造煙雨朦朧的景觀,夏日到訪適時予人一身涼爽快意,而有些住房就位在這池上,一開窗即能賞鵝餵魚哩~
卓也小屋占地約2000坪,親手打造這一片鳥語花香的山林村落主人為卓明榜夫婦,他們因緬懷往日農家美好時光,於是買下這片土地,著手創造友善的生態環境,想讓每位到訪的賓客都能體驗自然樸實的鄉居野趣,園內不論是住房、商店或餐廳,基本上以原木、茅草、竹片、迴廊、陽台、藍染布、燈籠與春聯為設計元素。
主園區的住房採獨棟設計,每棟房特色不一,房客循著前庭、樓梯或門廊小徑而入,邊走邊想著門後會是甚麼樣的佈置與設計,有如藝術作品的留白概念,予人想像空間。
園區景觀經過精心設計,各類植栽用心照顧與規劃,植物種類繁多、爭妍競豔、五顏六色,令人眼花撩亂、目不暇給,想來不同季節應有各自獨特的美。
生態環境優,螢火蟲、蜻蜓當然少不了,連蜜蜂也美得令人驚豔,無意中拍到一隻正要採蜜的蜜蜂,全身黑金晶亮就像披上名貴盔甲的英勇武士,當下也沒想螫人這一回事,牠忙著生計,我顧著取景,各忙各的,相安無事,誰也沒打擾誰,自然界的生物可能除了人類以外,都只取所需,沒想要刻意傷害誰,若有攻擊,也許只是誤會吧~
像逗留在同伴頭部許久的那隻調皮大褐黃色蜂,好奇地在同伴頭肩上下不停探索,害得同伴驚恐不已,而我也只能在他身後默默欣賞這蜂之美,深怕驚擾牠,引起不必要的誤會,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。
拜估狗大神之賜才知會釀蜂蜜的蜜蜂全世界有11種,而蜂類至少有12萬種之多呢!小時候受卡通影響,以為蜜蜂長的都是黃黑條紋的模樣,長大後雖生物知識薄弱,但也沒有無知到相信蜜蜂只有一種樣子,只不過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種類!
這裡有染料工坊,可付費實作,園區也有種一些染料植物,那麼多植物裡似乎只有染料植物有身分介紹,或許是藍染活動的一環吧。
花園裡有水塘,水塘蛙鳴聲非常有特色,歡唱不分晝夜,不知是不是蛙蛙太特別,還是主人鍾愛,整個園區處處可見各式各樣青蛙造型創作。
這樣一間位於客家庄,具客家文化元素的民宿,直覺認為老闆是客家人,結果卻不是,員工都蠻年輕的,多數也非當地人,也許是一群認同老闆理念的志同道合者。
工作人員說這裡不只4、5月才有螢火蟲,7月也有,是不同的品種,而冬天來可賞梅,疫情之前除了本國遊客,這裡也接待不少從新加玻、日本、香港等慕名而來的深度旅行者, 疫情後,過往的喧鬧不再,園區寂靜不少,此時最適在這國際慢城認證的小鎮清靜地徐行漫步。
下次換個季節來聽那蟲鳴蛙和~